10月30日,应实验室周小兵研究员邀请,斯洛伐克科学院无机化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Inorganic Chemistry, 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s)Peter Tatarko研究员和Monika Tatarková研究员一行来访实验室。并分别作题为“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High Entropy Ceramics”和“Silicon Nitride for Bio-applications”的学术报告。
Peter研究员在报告中分享了高熵陶瓷(HECs)在超高温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的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通过非等摩尔组成的设计,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特殊准随机结构(SQS)制备的高熵二硼化物。研究显示,这些非等摩尔结构在硬度、强度和断裂韧性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等摩尔高熵陶瓷。在报告的第二部分,Peter研究员探讨了高熵陶瓷的连接技术。他介绍了采用直接连接法和金属基中间层(如Ni、Ni-Ta和AgCuTi合金)对(HfZrTaNbTi)B2和其他高熵材料的连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连接参数,所获得的连接界面强度超过了基材的强度,为高熵陶瓷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Monika Tatarková博士在最新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氮化硅(Si3N4)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潜力及其生物活性改进的研究进展。她指出,氮化硅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在骨科植入物和骨替代材料中受到广泛关注。而提升其生物活性是实现其生物医学应用的关键。研究通过添加烧结助剂及表面拓扑结构来改善氮化硅的生物活性。此外,通过氧乙炔火焰和等离子体刻蚀技术,优化了表层的生物活性相,促进了细胞在氮化硅表面的附着和生长。这项研究为氮化硅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在本次学术交流活动中,专家们的精彩报告引发了热烈的反响,与会人员积极参与讨论,气氛热烈。通过深入交流与思维碰撞,大家共同探讨了科研中的挑战与机遇,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灵感。
会后,双方就高熵硼化物陶瓷的设计,制备及其超高温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表示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形成常态化的交流机制,并且为研究生的互访交流提供平台。本次交流获得中国—斯洛伐克科技合作委员会第九届例会交流项目的支持。
Peter Tatarko研究员作报告
Monika Tatarková研究员作报告
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