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科学家是共和国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展现他们个人成长历程的生平展既生动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科技事业在艰难困苦中的砥砺前行,也是老一辈科学家们探索科学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真实情景再现,更是一部鲜活呈现他们追求科学强国、科教兴国的爱国主义教材。为弘扬“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践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先进能源党支部6月4日借午休时间组织党员及实验室部分群众前往宁波帮博物馆参观中国核安全研究工作创始人,原子能专家——戴传曾院士的生平展。先进能源材料工程实验室当前聚焦于先进能源材料研发,面向极端环境能源工业,以期在国家战略需求的牵引下,整合实验室内各团队的研发优势,攻克先进能源系统中的关键材料问题。本次活动由党支部牵头,为在整个实验室内营造出崇尚创新、热爱科学、为国家先进能源事业主动奉献的氛围,激发实验室成员的创新活力,做新时代科技追梦人。
戴传曾院士生平展以丰富的文字、图片及实物等资料,详细介绍了他求学、工作,以及为中国发展H能事业的一生。他师从于中子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查德威克,195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即回国投身于中国H电事业,指导并参与研制了中子衍射谱仪等多种仪器并将其应用于多方面的研究。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戴传曾院士在大型电磁分离器等多种仪器研制与H潜艇动力堆等多项重点项目研究中做了大量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工作,领导研制成微型反应堆并开发了单晶硅中子嬗变掺杂技术。在中国H电领域,戴传曾院士曾经创造过五个“第一”:第一台“东风一号”中子晶体谱仪、第一台中子衍射谱仪、第一座快中子零功率堆、第一批中子嬗变掺磷的单晶硅、第一座微型中子源反应堆。另外,由他带头研究的卤素盖格计数管的生产工艺,填补了中国H探测技术空白;所研制成的强流管和手提式检测仪表,为中国防化兵提供了现代化的装备。而他所参与开发的中国第一个大型材料热室的工艺及相关施工设计,为中国材料的辐照实验研究开创了条件。
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实验室的全体成员都应该从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获取有益的感悟、借鉴和启迪,发扬爱国奉献、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团结合作、开拓创新的精神,直面科研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始终牢记我们是“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身体力行地发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参观人员现场学习
全体参观人员合影
戴传曾(1921年12月21日—1990年11月18日),男,浙江宁波人,H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院长。主要从事实验H物理、反应堆物理、反应堆工程和H电安全方面的分析研究。戴传曾于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同年进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任研究员;1951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所副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