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国际著名神经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蒲慕明先生就“科研诚信与科研创新”主题进行了线上直播讲座;实验室指导各位研究生在家开展自主学习及撰写观后感,并将此作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们研究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蒲慕明院士”科研诚信与科研创新”讲座学习观后感
我观看了蒲慕明先生的“科研诚信与科研创新”线上讲座,并结合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经历,加深对于科研诚信与创新的理解。
科研诚信反映的是科研工作者的心态是否开放。具体来说,是对于数据和科研交流所持的心态。就数据而言,科研工作是对未知的探索,难以避免得到与预期假设或猜测有所偏差的数据。若心态封闭,视偏差数据为无用数据,坚守旧的思路,则难以进步;若心态开发,所谓的偏差数据,则有利于对自己的假设进行检测与修正,少走弯路。因此,在科研工作中,我们需要如实、详尽地记录自己的实验数据,包括其如何获取、如何分析、如何理解;这些平时看似琐碎麻烦的工作,当我们对数据进行理解、运用、重复实验时,十分重要。而对于文献数据,我们也需要通过系统的整理、归纳、识别,才能形成一些具有普适性的理解或假设;因为文献数据的来源各异、质量不一,所以也要求阅读者具有判断能力。对于符合或不符合预期假设的文献数据,都需要小心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可比性。就科研交流而言,这是一个加深理解和开拓思路的机会。科学研究,例如材料研究,是一门关于复杂对象的研究,对研究者的综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包括领域知识、实验技能、乃至计算技能。考虑到每一项要求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单个研究者难以掌握所有技能,所以,合作在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为此,我们需要积极寻找技能匹配的合作者,帮助自己开展工作。同时,我们也需要承认他人对自己工作的贡献,而不能视为理所当然,甚至在必要时候,以自己掌握的技能帮助合作者的工作,达到共赢的局面。
科研创新,并非“万丈高楼平地起”,而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却也是“谨慎地站着”。大部分人从事的科研工作,都不可能是他人从未涉足的工作。就我的研究生课题而言,有着长达40年的研究历史;刚入门时,觉得无处落脚。在导师与师兄的帮助下,我学习对前人的工作进行总结,了解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在于:尽管实验现象众多,但对于本质理解(结构)不足,导致材料性能长期难以突破。据此,我们确定了自己的研究内容之一,发展多尺度结构表征手段观察结构,理解材料性能的本质局限。此外,我们还认识到研究体系的科学价值,用以开发了一种有效突破材料性能的系统方法。可见,前人的工作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进入某一领域,却也容易局限我们的思路,认为无工作可做。所以,我们需要学会多角度看待已知的事物,才能不断促进已有研究的完善、甚至进步。
总的来说,我们需要以开发的心态、正确的工作方法来从事科研工作,才能做出扎实且具有创新性的工作。
(陈玉云,培养导师:黄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