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国际著名神经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蒲慕明先生就“科研诚信与科研创新”主题进行了线上直播讲座;实验室指导各位研究生在家开展自主学习及撰写观后感,并将此作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们研究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泽文观后感
本周我看了国际著名神经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为研究生做了《科研诚信上的灰色地带》讲座,主要讲防止走科学的灰色地带,坚持学术诚信规范,防止学术不端,杜绝学术亲戚依赖四个方面。作为世界神经科学界的顶级科学家,蒲院士深感国内科研诚信教育缺失所带来的严重问题。近年来,中国的SCI论文发表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但中国论文的声誉却并不尽如人意。蒲院士认为,从科研起步开始,就应该让学生明白哪些做法是不对的。
蒲院士认为“灰色地带”的不端行为是科研失信最严重的地方,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尽管伪造、不忠实、剽窃等违规行为后果很严重,但曝光概率并不高。科研失信现象屡有发生,而对学术不端者的处罚力度不够。处于“灰色地带”的学术不端行为也是蒲院士一直关注的领域。“灰色地带”存在很大的界定模糊性,不同科研人员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才是科研失信最多的地方。在蒲院士看来,对于科研失信,已经出台的条例、法规、管理办法可以在短期内给予相关人员惩罚,但从长远看,还是要各方携手建设科研诚信文化,做负责任的科研。只有这样,才能让科研人员处理好科研诚信与创新的关系,秉持严谨治学的科研态度,在心里筑起牢固的科研诚信防线。
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我能做的就是从自身做起,确保实验数据真实;端正自己的科研态度。当科研群体普遍缺乏对科研诚信的认同、回避自己的责任时,群体中的科研行为“灰色地带”就会增长;而当科研圈里大部分人都严格对自己的数据负责、对论文负责时,学术不端行为就会大幅减少。从长远看来,良好的科研环境对每一名科研人员都是一件有益的事,而这种环境的维护与保持需要每一位科研人员严于律己方可实现。
(张泽文,培养导师:宋育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