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国际著名神经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蒲慕明先生就“科研诚信与科研创新”主题进行了线上直播讲座;实验室指导各位研究生在家开展自主学习及撰写观后感,并将此作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们研究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是那忘乎所以,也非是胆战心惊
科研诚信是所有科学研究者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抄袭、剽窃、伪造数据,这无数的阴影笼罩在我们每个科研人的心上。优秀期刊的诱惑是如此剧烈,甚至不少知名研究者都无法拒绝这样的魔力。想起前段时间美国哈佛一位大牛被爆一篇重要论文造假,引发了巨大的震动——数十年来无数科研人员的研究白费,心血付之东流。期间最大的疑惑问题便是:无数人重复其实验,难道一个人都没有发现其问题吗?不敢质疑权威,相信权威的正确性,埋下了这一次的伏笔。
教授提出的第二个相关的观点,就是科研工作中的灰色地带:浮夸的研究宣传。我们都知道,研究工作没一小步的进展都有夜以继日的工作铺垫,然而研究者和媒体过分地把研究成果夸大宣传,却制造出新革命的假像,让大众对科研人员造成了一定的误解。如何去正确的选择数据、把握好的处理规则呢?这也是自己的一个抉择过程。心理上,大家都想着有一个好看的数据列出,但不可避免的会有缺陷数据产生。数据的长期选择也需要我们去甄别、探讨。
在科研创新上,我们需要有新颖性,观察新的自然现象,提出新假说、理论和分析方法和联系。科学是解决问题的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去解决问题。我们在探索过程中,需要有导向去做,有时的一个灵感需要经验去积累,更需要勇气和胆识去实践,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慢慢找到事物的因果关系,在不断推翻和验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对于研究生来说,我们应当学会筛选信息。教授建议我们,不要读太多你的领域的论文,选择你的领域里好的综述,有自己的结果时再较广泛地查寻有关论文,,记住无选择阅读有碍创新,也要注意那些与跨领域的工作参与不同的科研工作,更要勇于质疑、争辩、挑战权威。
(王毕杰,培养导师:宋育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