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办室、开放兴室、人才强室、与‘实’俱进”
‘瑞雪铺开千丈纸,春雷助我写豪情’
2019年,我们实验室在柴之芳院士的领导下稳扎稳打,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都取得了诸多阶段性成果,为‘十四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我们将继续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为祖国的能源安全事业做出实验室的贡献。
01
以党建支撑实验室使命建设和‘十四五’学科规划讨论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意见精神,实验室开展了“不忘奋斗初心学英雄,牢记历史使命勇担当”主题教育学习及系列组织生活会,并将‘十四五’学科规划讨论列入党支部2019年度重要工作。实验室确定将‘材料创新,支撑国家能源安全发展’作为发展使命,以‘3+1’重点方向为学科发展抓手,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成国际上知名的极端环境能源安全材料创新与应用研究中心。实验室全体科研骨干和党员“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在科研使命、工作基础、发展现状、领域态势、优势与不足、近远期目标等方面开展了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并就团队规划体系建设、未来研究工作推进落实、人才队伍构建、研发布局凝练、杭州湾平台搭建、国际合作等具体要求,梳理出详细的发展目标和思路。
02
发改委科教基础设施平台建设项目正式破土动工
8月30日,实验室所承担建设的杭州湾研究院新能源技术与材料综合研发平台项目奠基开工典礼在杭州湾新区举行。该平台将立足“多学科、多任务、多用户”,面向我国清洁高效能源和先进材料等领域技术创新探索和工程试验的需求,支撑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开展,为极端环境能源领域所需的先进结构材料提供完善的基础原理验证、关键技术开发、服役环境评价的专业共享研发平台。到2023年,平台将充分发挥共享特性,集聚智力,深化合作,加快推动研究成果产业化应用示范,带动浙江、宁波创新型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
03
顶尖人才团队建设工作稳步开展
11月15日,柴之芳院士领衔的宁波市顶尖人才计划‘先进能源材料交叉创新团队’正式通过宁波市科技局组织的方向论证。柴之芳院士自从2018年10月10日正式入职宁波材料所之后,带领先进能源材料工程实验室不断凝练学科规划,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加快高端人才引进,各项工作都稳步进行。10月19日,柴之芳院士带领实验室首次获得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创新类)资助,研究方向为‘层状材料结构化学与功能探索研究’。
04
实验室在MAX相创制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3月,国际著名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志》发表实验室在世界首个含锌MAX相材料成功合成及MXene材料无氟化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含锌MAX相材料的成功合成彻底改变了材料领域关于MAX相中‘A主要为ⅢA和ⅣA族元素’的经典定义。12月26日,《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实验室在MAX相新材料创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在A位同时引入多主元磁性元素,首次制备成功单原子层A位高熵MAX相材料。
05
实验室搭建成功陶瓷先驱体工程化预研装置
实验室在前期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并成功搭建了固态聚碳硅烷和液态聚碳硅烷两个中试平台,这为后续工程化和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液态先驱体中试平台已通过运行调试,成功合成出公斤级聚碳硅烷目标产物。“高性能先驱体分子结构设计与陶瓷转化”作为重点学科发展方向之一,得到了中科院和宁波市“3315计划”A类的重点支持。
06
实验室青年人才引进工作取得新进展
丁文进和宋育杰通过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B类评选;丁文进获得宁波市3315C类团队支持;汪德高、林文文博士通过宁波材料所人才引进评审;吴西士获得宁波材料所优秀博士后支持;葛芳芳,欧阳琴,裴学良,周小兵入选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
07
首届‘芳华青年科学奖’获奖者出炉
该奖由柴之芳院士为引导和激发优秀青年人才投身于科学研究事业,加快培养实验室优秀青年科研人才而个人出资设立,旨在奖励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在读研究生。7月22日,首届‘芳华青年科学奖’评选出一等奖2名(陈玉云、李友兵,奖金10000元/人)和二等奖6名(祝涵、甄霞丽、初晓龙、万朋、刘俊文、罗侃,奖金5000元/人)。
08
实验室成功主办‘第三届新颖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等多个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以‘层状材料的结构化学与功能探索’、‘碳化硅前沿研究’和‘f区元素化学与材料’等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为实验室的‘3+1’方向进行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机材料学报》2020年第一期为‘层状材料的结构化学与功能探索’出版专辑文章。
09
多位院士专家前来实验室指导工作和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和马余刚,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东亮和董绍明,法国科学院院士Patrice Simon,瑞典工程院院士Michel Barsoum,国际陶瓷学院院士Ivar Reimanis和Jan Dusza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杜泽惠,韩国岭南大学Jaehyung Lee 和Dang-Hyok Yoon教授,瑞典林雪萍大学Per Eklund博士,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刘梓葵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张勇教授,斯洛伐克科学院Peter Tatarko博士,西安交通大学黄博副教授等来我实验室进行学术访问,并极大活跃了实验室的学术气氛。
10
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围绕实验室“3+1”学科方向,装备平台在2019年完成了“电子加速器、放电等离子烧结炉、同步热分析质谱仪、疲劳试验机等10台套关键设备装备委论证、采购等相关工作。第一期购置单晶X衍射仪、多晶X衍射仪、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单纤维物性分析仪、氧氮分析仪等21台套设备本年度陆续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为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共享率,实验室装备平台将陆续纳入中科院共享平台开放使用,目前首批5台设备已在共享平台有效运行。相关《实验室大型科研设备共享平台管理规定》正在制定完善之中。
|